《中国的奇迹》出版30周年座谈会暨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研讨会在3245澳门新莆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4-10-22投稿:范春艳 部门:经济学院 浏览次数:

2024年是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蔡昉与李周携手创作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出版30周年,为深入探讨“中国奇迹”背后的深刻原因、总结经验,并展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中国的奇迹》出版30周年座谈会暨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研讨会”于10月19—20日在3245澳门新莆京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3245澳门新莆京主办,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3245澳门新莆京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3245澳门新莆京经济学院联合承办。研讨会旨在推动学术研究、特别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严谨适用的理论支撑、行之有效的政策参考。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辽宁大学、3245澳门新莆京等单位的80余名经济学家、青年学者参与研讨会。《中国的奇迹》作者林毅夫、李周分别作主旨发言,著名经济学家张军、刘守英、文一、雷鼎鸣、张其仔、陈平、袁志刚、华生等在研讨会上交流发言。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3245澳门新莆京党委书记成旦红,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温泽远在开幕式致辞。开幕式由3245澳门新莆京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主持。

林毅夫在主旨报告中围绕“三位作者为什么写《中国的奇迹》?为什么《中国的奇迹》能够准确地预测到中国的发展?新结构经济学的自主理论创新”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指出新结构经济学是来自中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创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他还重点阐述了新结构经济学的标志性概念和原创性理论,并对新结构经济学是否能成为独立的学派进行了分析。

李周作题为《中国经济强国建设的进展和评价》的主旨报告,报告围绕“世界经济强国的定义和变化、中国经济强国建设的进展、中国经济强国建设的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0月20日上午,林毅夫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学理化研讨环节,作题为《新结构经济学与中国自主理论创新》的主旨报告。他回顾了从《中国的奇迹》到新结构经济学所走过的自主理论创新之路,进而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对新发展理念、乡村振兴、新发展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等理论进行了系统解读。他进一步指出虽然以上各个理论侧重表述不一样,但都是实事求是。新结构经济学倡导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第一性原则,从学理上进行论述,按照各个地方的禀赋资源条件,比较优势发展,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共同作用下,将比较优势变成实在的市场竞争优势,这样经济就能发展好,物质水平可以不断提高。

最后,林毅夫指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中国学者向世界表明中国立场、阐释中国道路、发出中国声音,构建中国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进而勉励青年学子勇于担当、不负伟大时代,为中国经济学自主理论创新贡献力量。

研讨会分为《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的主要理论观点及目前研究进展,“中国改革发展奇迹”的学理讨论,新结构经济学自主理论创新、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学科建设、新结构经济学论坛等模块。与会嘉宾围绕《中国的奇迹》的理论分析逻辑和政策含义、《中国的奇迹》提出并解释的发展战略和经济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中国的奇迹》提出的中国改革的经验是否具有普遍意义、《中国的奇迹》的观点与分析框架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适用性、“中国的奇迹”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的奇迹”与中国经济学自主理论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本次研讨会既是为了回顾和探讨中国奇迹背后的深刻原因、总结经验,更是为了探索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学术界的智慧与力量。